近日,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(以下简称“市口岸办”)牵头制定的《深圳市2025年优化口岸营商环境若干措施》(以下简称《措施》)近日正式实施。《若干措施》共涉及24项具体优化举措。记者注意到,多个创新措施被明确,包括将推动河套合作区跨境专用口岸规划、推进粤港澳游艇自由行政策实施、创新跨境无人机物流通关模式、科学合理谋划口岸免税商业布局等。
文、图/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畅
“粤港澳游艇自由行”一次审批多次进出
《措施》明确推进粤港澳游艇自由行政策实施,推动游艇通关便利化。推动深圳机场福永码头列入粤港澳大湾区游艇自由行指定口岸。进一步优化自由行游艇出入境海事手续申办模式,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游艇“一次审批、7天内多次进出”。推动扩大深圳游艇自由行水域范围,推动“航行深港间的香港游艇验船证明书适用认可”。
同时,将科学合理谋划口岸免税商业布局,扩大口岸免税服务范围。推动设立口岸出境免税店。增加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商店遴选,进一步扩大离境退税商店范围。
创新跨境无人机物流通关模式
在跨境低空经济新业态发展方面,《措施》提出,创新跨境无人机及直升机通关枢纽模式。创新跨境无人机物流通关模式,探索在有条件的口岸开展跨境无人机试飞;推动蛇口港口岸扩大开放增加跨境直升机出入境功能项目验收,建立全国首个海空复合型口岸枢纽。
同时,优化海空港口岸功能布局,强化海空跨境货运基础设施建设。推动国家管网LNG迭福北站泊位对外开放验收,加快盐田港东作业区建设,建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三跑道及国际转运一号货站、国际快件一号货站等货运基础设施。
《措施》还提出,构建多元国际物流通道布局。扩大远程国际航线及中欧班列开行规模,加大深圳中欧班列支持力度,增加精品班列开行数量,力争2025年达到250列。积极参与跨里海黑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,开辟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欧洲物流新通道,形成深圳与欧洲“陆上直连+铁海联运”多元化通道布局。
推动河套合作区跨境专用口岸规划
《措施》提出,完善深港陆路口岸基础设施,提升口岸硬件保障能力。加快推进新皇岗口岸建设、罗湖口岸改造、沙头角口岸重建;推动皇岗口岸货运功能转移;推动在深圳湾口岸增设边检“快捷通”查验设备;建设深圳湾口岸、莲塘口岸冷链查验设施,推动完善深圳湾口岸、莲塘口岸货检场地边检查验设施;推动河套合作区跨境专用口岸规划。
在本月举行的“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系列新闻发布会”上,深圳市政协副主席、福田区委书记、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署党组书记黄伟表示,要落实“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”要求,打造河套制度型开放创新体系。河套积极推动深港规则衔接、机制对接,便利科研人员跨境流动,“一号通道”已实现人员、车辆“白名单”通行,河套深港跨境直通巴士通勤时间从50分钟缩短至30分钟;便利科研货物跨境流动,推动“海关10条措施”出台实施,发布首个公共ERP系统及公共信息服务平台,实现生物制品、科研货物、仪器设备等通关效率大幅提升。
打造全球跨境电商集散中心
在支持跨境电商发展方面,深圳口岸将建设寄递渠道自动化智慧场站,助力打造全球跨境电商集散中心。立足深圳地区跨境寄递包裹监管业务实际,对寄递业务作业进行智能化自动化升级改造,探索寄递业务信息流和实物流全链路全方位智慧监管模式,推动监管效能和通关效率提升。推动深圳深盐跨境电商运营中心恢复运营。
另外,深圳将扩大跨境电商阳光化试点覆盖范围,推动海外仓、独立站、金融机构等基础数据与深圳市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平台互联。积极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,打造“关、汇、税、贷、保”一站式阳光化监管服务体系。
转自广州日报
《措施》还提出,将进一步推动跨境电商发展,完善业务模式与服务标准建设。支持跨境电商企业拓展海外仓、独立站相关业务规模,发布《跨境电子商务海外仓服务质量要求》地方标准,提升海外仓的服务质量。织密跨境电商海运航线、国际航空货运航线,2025年保障跨境电商海运快线常态化运营航线在30条以上,跨境电商航空货运航线达12条,力争到2025年国际及地区客货运航线超100条。
另外,深圳将拓展大湾区组合港覆盖范围,织密“大湾区组合港网络”,2025年总计开通组合港45个,提升组合港运输量、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达到34%以上,加强珠三角及内地货源经深圳港口中转吸引力。